暑假到了,參與戶外活動機會也變多,意外傷害的案例也隨之增加。顏面外傷中除皮肉傷外,也有可能發生顏面骨骨折。絕大部分的骨折會伴隨著皮膚的紅腫、瘀青等症狀,甚至有表皮的撕裂傷等。但如果僅是單純的眼窩骨折,外觀可能僅有眼睛周圍產生局部紅腫。但往往出現視力模糊,無法聚焦、看東西有疊影時才被發現。
一旦診斷眼眶骨有破損,評估手術的原則包括眼睛是否有複視、眼球是否能自由轉動及是否會產生明顯眼球凹陷而影響外觀等。而手術的黃金時間除了心跳變慢、眼球肌肉被骨折碎片夾住造成肌肉壞死須立即處理外,一般為兩周內。隨著延遲的時間越長,新生的疤痕組織除了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度外,亦會讓預後變差。
骨折處理原則不外乎將外陷於眼眶外的脂肪或肌肉組織推回眼眶內,由於眼眶壁很薄,破損的骨頭多半無法恢復原狀,只能將破損的區域以鈦網或是人工骨等修復。有時就算將眼眶外壁完整的重建,仍然會有殘存複視及眼球凹陷等。
根據統計眼眶壁破損的範圍及手術等候的時間與預後有顯著的相關性。然而此手術並非都沒有風險,主要的風險為視神經受損,造成視力減退或失明。
隨著科技進步,利用數位化手術設計,包括一比一3D客製化模型、電腦輔助導航、術中及時影像系統等來確認骨釘骨板位置可達到預期的效果。讓手術結果更加完美。

左眼底骨折(左圖黃色箭頭處) X光片可見眼眶內容物掉入上顎竇中。使用3D列印模型及術中導航定位(中圖)。經過重建(右圖)術後可見回復眼眶解剖型態。